這些政策的出臺,無疑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三孩家庭的購房壓力,保護三孩家庭購房權益
意見領袖、專欄作家李根南
今年上半年,房地產政策的暖風頻頻吹來,低迷的房地產市場究竟走向何方,房地產市場是否觸底 盡管如此,意見仍不盡相同。然而,投資、財政收入或房地產回歸實體經濟C的增長不足,是經濟穩定和復蘇的希望。在“住房,住房,而不是投機”的框架內,地方政府一直在努力穩定或挽救房地產市場。
。
據悉,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8月4日宣布,中心城區的老年家庭要購買昌平區平西府、順義區福環、順義縣薛榮莊等3個試點地塊的住房,并將戶口遷移到試點項目所在地,給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對于無住房和在途貸款的老年家庭,試點中普通住房首付35%,非普通住房首付款40%,以及相應的貸款優惠利率;對于試點項目中購買14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第一套住房的首付比例為35%,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比例為60%。他們的子女可以作為共同借款人申請貸款。
第二:瞄準農民的家園。鼓勵農民從宅基地退耕,到城市買房?;蛘叻孔拥拿利惷帧暗睫r村去”。農民會買嗎
例如,廣州增城區組織公務員到街道和村莊調查居民的住房需求。廣西玉林市頒布了一項政策,向在玉林購買第一套公寓的農村居民和城市以外的戶籍居民提供最高6萬元的住房補貼。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寧南縣,大型蠶桑業和烤煙業等特殊群體將獲得財產補貼。安徽省千山市出臺了鼓勵農民進城定居的政策。自愿離開家鄉到城市定居的農民,經鑒定后將獲得一次性購買5萬元的獎勵。此前,河南等地也出現了開發商“愛幫農民”的噱頭,推出了所謂的“麥蒜換房子”。
第三:瞄準“三個孩子”和“奶粉錢”。對于有三個孩子的家庭,將出臺優惠政策,以購買住房或優先租用公共住房。但“三個孩子”是否需要公共住房
自北京率先落實國務院鼓勵三個孩子的住房政策,推出多個未成年子女輪候家庭的公共租賃住房優惠政策以來,各地紛紛出臺了三個孩子家庭的住房市場優惠政策,包括增加住房公積金貸款額,給予購房補貼,給予契稅補貼等。如:浙江繼5月18日、6月27日出臺杭州新政后,出臺了《關于支持推進“浙江有好父母”工作的若干意見》,為三個子女家庭購買第一套自住住房和首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貸款金額可由家庭確定,當前最高貸款金額敢達20%;7月21日,哈爾濱市出臺《促進哈爾濱市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健康發展若干措施》,明確規定2021 10月29日以后生育第二、三個子女的家庭,可在哈爾濱市9個區分別享受1.5萬元和2萬元的一次性商品房購房補貼。
這些政策的出臺,無疑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三孩家庭的購房壓力,保護三孩家庭購房權益。但在現實中,有一個以上的孩子,仍然住在公共住房或等待公共住房 為了爭取租住公屋的優惠政策而生三個孩子更是不可思議。
事實上,有三個孩子的家庭往往兩極分化:在農村地區,他們越窮,孩子就越多;在城市里,第三個孩子更可能屬于富裕家庭。那些出生在60年代和70年代,真正想要更多孩子的人被獨生子女政策推遲了;然而,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的人一般不太愿意生孩子,生三個孩子的孩子也更少。這種情況不需要證據。工作、生活的壓力和高昂的兒童保育費用顯然阻止了許多年輕人生育第二個或第三個孩子。因此,在城市里,真的愿意生三個孩子,“敢”的家庭就不會被困在公共住房里嗎
毫無疑問,對老年人、三孩家庭甚至農民和其他新公民購房的優惠政策都堅持了“以人為本”的原則。但由于供需不匹配,如果我們專注于去庫存,拯救房地產市場還是杯水車薪!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