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堅實的成果]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堅實的成果
在過去的十年里,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堅實的成果。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從22.5%提高到近30%,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從2012年的9.4%和28%提高到2021年的15.1%和32.4%。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65.4%,比2012年提高10個百分點,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9.4%,有效支撐了經濟平穩運行,對促進經濟增長和優化供給結構發揮了關鍵作用。
十年來,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推進。中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和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全年實際使用外資從7000多億元增加到1.15萬億元,境外投資存量從不足0.6萬億美元增加到超過2.7萬億美元;中國與149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個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0多個國家的運量持續增長,保持了國際產業鏈的穩定和暢通;面對經濟全球化的逆流,中國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經貿盛會,匯聚世界產品,促進商貿流通,匯聚發展合力。
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正在世界經濟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的18.5%,比2012年提高7.2個百分點;中國作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更加穩固,貨物貿易占全球的比重從2012年的10.4%提高到2021年的13.5%;2016年,人民幣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支付在全球貿易中的比重不斷增加。中國債券先后被納入彭博巴克萊摩根大通富時羅素等全球指數;2018年至2021年,外資累計凈持有中國股票和債券超過7000億美元,年均增長34%。
原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凱萊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過去十年,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經濟產業結構升級,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展現出巨大的改革紅利制度紅利和中國經濟獨有的特色和韌性。他說,二十大報告描繪了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藍圖。未來,一個開放充滿活力的中國市場將推動中國與世界更高水平的合作共贏。
發表評論